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香檳廚房」標籤的文章

雜豆排骨

什綿豆: 大紅豆 黃豆 青豆 蠶豆 破布子 排骨 米酒 什綿豆來燉排骨,口感和味道都還不錯,美中不足是豆味聞起來偏重,這次調味加了米酒,尚無法蓋過,一時似乎也想不到什麼食材可以跟什綿豆均衡。下次該試試把什綿豆和排骨分開來煮。 豆子泡水,排骨燙過,加在一起燉就成了。 小時侯在大姑姑家偶爾會吃到黃豆燉牛肉,那是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道菜。雖不是山珍海味,卻有滿滿的家的味道。伴飯吃很溫暖,一碗接著一碗的。大姑姑現在生病了,家裡的狀況並非理想,想到頗令人感慨。 這是我預想一道菜的試驗,至於那道菜是什麼下次做出來了再說。

鳳梨芥蘭

鳳梨(或鳳梨罐頭) 芥蘭 芥蘭是較苦的蔬菜,所以一般料理中常加略甜的調味,蠔油是最常見的調味料。鳳梨炒芥蘭是利用鳳梨自然的甜味,加上黃色也很搭綠色蔬菜。清炒芥蘭再加入鳳梨罐頭即可,是一道很簡單的菜。

啤酒香腸管麵

Polish sausage 芹菜 啤酒: Trippel or Blue moon 久久才整理一次的相片。 有天心血來潮想買Polish sausage來做麵大利麵,想說配啤酒、芹菜應該就可以了。但不放心,因為從來沒料理過Polish sausage,所以還是加了磨菇。磨菇真是許多食材的好朋友,很具調和的效果。後來嚐味道,我想不加磨菇也是OK的。 將Polish sausage和芹菜炒好後,加啤酒燉煮一下就好了。啤酒的味道會是整個菜的關鍵。我這次用的是New Belgium的Trippel,有coriander(也就是香菜)的香味,煮起來也滿搭的。我想另一個適合的啤酒是Blue moon,還可以加幾片橘子,味道應該會很exotic。

綠火龍

駱梨 洋蔥 磨菇 火雞絞肉 薑 龍舌蘭 又到了周日中午的自創料理時間。一直很想做一些看起來像是巫婆的湯的顏色,像是綠色、紫色之類的。今天做的是綠色的醬,可以來拌義大利麵或飯來吃。 首先用橄欖油將薑末炒香,再加入火雞絞肉炒至快熟,加入切片的磨菇繼續炒,炒熟後加入少許的龍舌蘭轉中火把酒煮開。 同時將駱梨和洋蔥切塊,丟入果汁機中打成醬,可加入少許的水以免駱梨黏住果汁機。 將打好的醬加入鍋中,煮到洋蔥化掉出水,再加適量的鹽就完成了。食用時可再加一點黑糊椒調味比較爽口。

薰衣草甜椒

薰衣草 甜椒 奶油 先以奶油將薰衣草炒香,再加入甜椒稍微拌抄加鹽即可。薰衣草的味道,配奶與微甜的味道的料理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都關於薰衣草的故事,下回做另一到薰衣草料理再說吧。

粗茶淡飯

茶葉-視個人喜好,綠茶烏龍皆可 大蒜 青江菜 其他青菜-視個人喜好,可以不加 橄欖油 將切片的大蒜煎至焦黃色,同時把過一次水的茶葉一起煎至略開。加入青江菜與其他青菜一起拌炒。出水後會將茶葉泡開,別炒太久以免青江菜變軟變黃。然後加入煮好的白飯,加鹽拌勻,再轉小火燜煮一下即可食用。 茶葉以有梗的茶葉為佳。與大蒜一起煎時會吸收許多蒜味。食用時有代替肉的效果而不油膩。 菜飯是在家裡偶爾會吃到的料理,爸媽第一次來美國看我時,一回媽媽做了簡單的菜飯(青江與蒜頭),簡單又好吃,帶便當也很清爽。一日衝著粗茶淡飯的四個字,做了一次加茶葉的菜飯。當時加的茶葉比較差,還有加炒蛋,所以真是"粗茶蛋飯"。加蛋也很對味,不過既然是要淡飯,還是得清淡點,加個白煮蛋應該就夠了。 想要配紅色的話,可加枸杞。非得吃肉的話,加點火腿丁,培根應該很不錯,不過也就不淡飯了。

黑麻醬麵

黑芝麻醬 花生醬 蜂蜜 麻油 麵-油麵或義大利麵(angel hair or spaghetti) 這是和家人在旅行中變出來的一道菜,再經過簡單的改良。當時只有花生醬和芝麻醬,媽媽在出門前把兩個醬混在一起,在旅程上吃三明治時可以加,很方便。一天晚上義大利麵煮多了, 第二天便把黑芝麻花生醬拌著涼麵當早餐吃。 這次多加了蜂蜜增加甜味,加少許的水比較好攪拌。拌麵時淋適量的麻油。 黑芝麻醬取得較不易,可以買黑芝麻來用果汁機打。

滿江紅

紅棗 枸杞 小蕃茄 紅蘋果(Red delicious apple) 排骨 白米或糯米 本來想拿蕃茄洋蔥來燉高湯下麵吃的。無奈家裡的洋蔥放久了不新鮮,只好看看家裡現成的食材來搭配。許多好吃的菜其實也常是這樣試出來的。除了紅蘋果要對切外,其他的食材只要洗乾淨就可以放到燉鍋裡慢慢熬煮。煮的差不多後,加少量的鹽即可食用了。 這排骨湯帶了很濃的自然甜味,小蕃茄變得微甜,蘋果燉透了也還挺好吃的。